12
2019/03
分享
探秘白沙溪·尋道黑茶源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研學實踐活動
發(fā)布時間:
2019-03-12 17:15
來源: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研學實踐活動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雪峰山脈東北端,位于中國黑茶之鄉(xiāng)、清代兩江總督陶澍故里---安化縣小淹鎮(zhèn),是安化茶馬古道之起點,距省會長沙240km,離縣城東坪27km,S308線貫穿其中,交通便利。且傍山臨水,享資水之秀美,納山川之靈氣。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景色宜人,人杰地靈。
公司前身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國有),創(chuàng)建于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設廳委派茶葉管理處副處長, 留學海外的農學士彭先澤·字孟奇先生組建的湖南省磚茶廠。曾創(chuàng)造了我國緊壓茶史上的數(shù)個第一,即1939年中國第一片黑磚茶,1953年湖南第一片茯磚茶,1958年中國第一片花磚茶。開發(fā)、研制了青磚茶和普洱茶;挖掘、繼承和發(fā)展了民間傳統(tǒng)茶葉產(chǎn)品天、貢、生尖茶和花卷茶(俗稱千兩茶)。她是湖南緊壓茶之發(fā)祥地,全國邊銷茶之搖籃,為湖南緊壓茶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輸送了大批的英才,早在一九五六年被評為全國五個優(yōu)秀茶廠之一,在我國緊壓茶生產(chǎn)發(fā)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研學意義:
根據(jù)區(qū)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傳統(tǒng)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程簡介:
這里遠離城囂,這里茶香四溢,這里寧靜悠然。這里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廠。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茶也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的綠色飲料。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它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通過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打拼,已成為中華茶苑的一朵奇葩。我們今天通過茶道的學習、古法制作、情景演義、動手設計等一系列活動,帶孩子們進入一個茶文化的世界。同時,結合小學、初中、高中的重點學科課程,設計不同階段的主題課件。
研學課程:
研學課程安排:(課程順序以實際發(fā)生為準)
課程主題:《小小采茶員》
【研學教室】在導師的帶領下組織學生觀看采茶視頻,講解過程中的采茶技巧及注意事項,了解安化的地域特色對于黑茶的重要性,體驗采茶的艱辛。
課程主題:《小小茶工匠》
【大師工坊】觀賞古法制茶手法,仔細聆聽白沙溪茶廠包裝歷史,學習包裝方法。學生可自己動手設計屬于自己的白沙溪LOGO和宣傳語,最后獲取獨一無二的茶磚編號。
課程主題:《小小茶藝師》
【研學教室】導師示范正確的茶藝手法,禮儀的學習,茶道精神以及茶對于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學生可獨立進行情景演繹、黑茶泡制。
課程主題:《品讀茶文化》
【黑茶博物館】導師引導學生參觀,仔細聽取講解內容,根據(jù)館內展示的內容和講解內容完成對應任務,用毛筆書寫出感想或心得以及“茶”的小游戲。
課程主題:《茶馬古道情》
【風雨長廊】導師講解茶馬古道歷史、城市和朝代。讓孩子自己選擇不同的地標,以選擇的地標朝代為背景,演繹出每個朝代的文化、歷史、禮儀等。
活動保障:
1、為確保研學有序展開,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建立了一套規(guī)范管理、責任清晰的工作機制。實現(xiàn)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目標。隊項目指揮、流程協(xié)調、研學老師、領隊、秩序維護、物料管理、儀式主持、醫(yī)務等工作人員明確崗位職責和分工。同時,為研學實踐提供場館專業(yè)講解員講解。
2、安全有序,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預案。白沙溪茶廠針對研學制定了研學活動實施方案、研學餐飲安全管理辦法、研學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等管理制度和方案,配有數(shù)量充足的安全管理人員,設有專門的安全應急通道,并在各研學場館、教室安裝了全天候、無死角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