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14/05
分享
“約會白沙溪黑茶”:黑茶 生活
發(fā)布時間:
2014-05-08 12:00
來源:
齊魯晚報
我和白沙溪黑茶有個約會:黑茶 生活
白沙溪的早晨是綠色的,茶樹葉片上的露水在朝陽的照射下晶瑩剔透,與山里的霧氣融在一起,把這片古老而又生機盎然的土地滋潤得熠熠生輝。這里又孕育出讓靈魂都甘之如飴的一種茶葉—黑茶。炎炎夏日即將到來,沏上一壺茶,山崖水畔,不由得想讓人品品這茶里的故事和人生。
中國茶祖始于湖南,黑茶則發(fā)源于安化,雖然我沒有到過安化,但早已聽說了這里的黑茶與眾不同。追尋著“湯如琥珀,芳香異常,烹之無滓”的歷史記載,走進一間茶社點了黑茶,從它的味道里一探究竟。
茶師拿出黑磚茶、花磚茶給我們品嘗,暖暖的空氣中彌漫著各種濃度的茶香。它們比不上大紅袍的清幽,也比不上龍井、碧螺春果香花熏、香氣逼人的甜美味道,但黑茶湯色紅艷明凈,猶如陳年洋酒一般無沉淀和渾濁,一入口黑褐油潤、滋味醇和、厚而不膩,回味中略偏酸。茶師說給我們泡的是老茶,就是有一定成熟度的茶品,它的滋味和香氣較濃,茶味和茶氣勁道足,視為“成熟之茶”。他們通過渥堆發(fā)酵、高溫火焙等工藝,茶味變得甜純微澀、湯色紅明艷亮,略帶獨特松煙香的品質。而且老茶耐泡,一般可沖泡十次以上。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這一蔸茶樹也需一方與之相宜的泉水沖泡才好喝。雖然她經過了靈巧的湖南采茶人的手,洗盡了青澀和浮塵,但是在泉城大地上盼著真正有能讀懂茶語的人輕輕啜一口,從此便再也忘不掉這大山里的淳樸味道。
煮一壺白沙溪黑茶,壺中的茶葉輕舞飛揚,湯色橙黃明亮,葉片逐漸舒展,升騰著裊裊霧氣,散發(fā)著醇香,視覺、嗅覺、觸覺的三重體驗,茶色、茶香、茶人、茶道巧妙地融合成“茶禪一味”的魅力。從茶盤上銜一只茶杯輕輕啜飲,頓感唇齒留香、倦意頓消,仿佛神仙一般,無一不透出濃濃的中國風骨。這一點點的曖昧不失清新,既是盎然,又是相伴。正所謂“壺中美玉液,佳品妙真香。茶的品性清幽、儒雅、雋永相符,品茶既是身心放松,也是修行休養(yǎng),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茶早已經融入到生活,說到底是和諧生活,既要尊天,又要愛人,干好自己的事,種好自己的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而使生活之船免受風浪之災、病痛之害,進而讓“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的平常日子更有滋味,回味無窮。(文/趙賀)
征文啟事
征文主題:我和白沙溪黑茶有個約會
第一期征文獎品:
一等獎(10名):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園免費游;二等獎(20名):免費參加茶友品茶會(濟南),獲贈精美茶禮;三等獎(100名):白沙溪黑茶禮包一份。
投稿方式:發(fā)送到bsxhcsd@163.com或郵寄到濟南市經十路16122號齊魯晚報健康編輯室,郵編250014。
上一頁
上一頁